昨夜,美股大漲!美聯儲官員,最新表態(tài)→
來源:證券時報網作者:安宇飛2025-04-25 08:28

美國對華關稅政策或生變數,美聯儲官員對降息進行“吹風”。

當地時間周四,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,納指和標普500指數漲超2%,大型科技股出現普漲。中概股也出現反彈,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上漲0.68%,蔚來、搜狐、迅雷等漲超5%。

消息面上,美國被曝出正考慮多種對華關稅方案,但對華關稅問題上的立場“沒有軟化”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理事克里斯托弗·沃勒表態(tài)稱,如果失業(yè)率大幅上升,他將支持降息。

美股科技股拉升,中概股多數上漲

當地時間4月24日,美股三大指數齊漲,道瓊斯指數漲1.23%,納斯達克指數漲2.74%,標普500指數漲2.03%。熱門科技股集體大漲,奈飛漲4.5%,股價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;英偉達上漲3.62%,特斯拉上漲3.5%,微軟上漲3.45%,亞馬遜上漲3.29%,Meta和谷歌漲超2%,蘋果漲1.84%。

美股芯片股走強,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5.63%,微芯科技上漲12.38%,安森美半導體漲超9%,超微電腦漲8.84%,ARM、博通、美光科技、德州儀器漲超6%,格芯漲近6%,高通漲4.81%,英特爾漲4.37%,臺積電漲4.04%。

熱門中概股多數上漲,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0.68%,小馬智行股價狂飆39.41%,蔚來漲超6%,貝殼、新東方、禾賽漲超4%,拼多多、百度、愛奇藝、網易漲超2%,小鵬汽車、唯品會漲超1%,阿里巴巴微漲。好未來跌超18%,公司第四季度凈營收6.102億美元低于市場預期,京東下跌3.25%。

4月23日,小馬智行在2025上海車展舉辦發(fā)布會,首發(fā)第七代車規(guī)級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(tǒng)方案,三款第七代Robotaxi家族量產車型也首次集體對外展出。其中,自動駕駛套件總成本較前代下降70%,并可實現100%車規(guī)級零部件搭載。

美國正考慮多種對華關稅方案

據央視網援引《華爾街日報》23日報道稱,美方高級官員透露,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多種對華關稅方案:

第一種方案,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稅率可能降至大約50%—65%;

第二種方案被稱為“分級方案”,美方將把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分為所謂“對美國國家安全不構成威脅”和所謂“對美國國家利益具有戰(zhàn)略意義”的商品。美方將對前一類商品征收35%的關稅,對第二類商品的關稅稅率至少為100%。

此前在當地時間4月22日,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曾表示將“大幅降低”對中國的高額關稅。但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稱,特朗普在對華關稅問題上的立場“沒有軟化”。

4月24日,外交部發(fā)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。有記者提問稱,據《華爾街日報》報道,美國政府正考慮把當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下調一半左右。另據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稱,關稅何時下調取決于中國。請問中方對此有何回應?

郭嘉昆表示,這場關稅戰(zhàn)是美方發(fā)動的,中方的態(tài)度是一貫的、明確的。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來解決問題,就應該放棄極限施壓那一套,停止威脅訛詐,在平等、尊重、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對話。

若失業(yè)率飆升,美聯儲官員將支持降息

據央視新聞報道,當地時間4月24日,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理事克里斯托弗·沃勒警告稱,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引發(fā)的貿易戰(zhàn)可能很快會導致失業(yè)率上升。據了解,因為其他國家對美國商品征收報復性關稅,美國目前的就業(yè)形勢已面臨風險。若外國客戶減少訂單,美國一些依賴出口的行業(yè)可能被迫裁員。

沃勒表示,若關稅維持現狀,7月之前將不會對美國經濟造成顯著影響。如果特朗普政府恢復激進的關稅水平,企業(yè)可能會開始裁員,如果失業(yè)率大幅上升,他將支持降息。沃勒強調,一旦勞動力市場出現嚴重惡化,他預計很快會有更多降息。

此前,特朗普曾多次施壓美聯儲要求降息。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曾表示,美聯儲不會屈從政治壓力,面對特朗普政府近期關稅政策帶來的復雜經濟局面,美聯儲將重點考慮對抗通貨膨脹。

中金公司研報認為,特朗普揚言解雇鮑威爾,使美國貨幣政策站上了市場風口。美聯儲的政策路徑將取決于關稅對通脹與需求的相對影響,而這又取決于關稅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哪個更強。

上述研報稱,考慮兩種情形,一種是美國與貿易伙伴的談判缺乏實質性進展,90天后美國有效關稅率仍然很高,此時收入效應主導,經濟需求走弱或促使美聯儲從7月份開始降息,全年累計降息幅度或達100個基點。另一種情形是談判取得成果,關稅降低,替代效應主導下需求沖擊相對溫和,但通脹壓力更具持續(xù)性,美聯儲或延遲寬松步伐,全年僅在12月小幅降息一次。對市場而言,盡管第一種情形下貨幣寬松來得更早,但這種“衰退式”降息反映的是經濟基本面惡化,反而會對風險資產形成壓制。

校對:王蔚

圖片

責任編輯: 冉超
聲明: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、準確,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,據此操作風險自擔
下載“證券時報”官方APP,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,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(tài),洞察政策信息,把握財富機會。
網友評論
登錄后可以發(fā)言
發(fā)送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
暫無評論
為你推薦
時報熱榜
換一換
    熱點視頻
    換一換